【胜诉故事】农民16万青苗补偿费被欠3年,律师深挖证据助力补偿款到账帮其除去心病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 2025-04-21 11:32:18    

  2024年深秋,广东肇庆的田埂边,58岁的霍平璋眉头紧锁,手中紧紧攥着泛黄的青苗补偿清单,上面清晰地显示,三年前,镇行政机关发放的补偿款与他应得的数额之间,存在着16.46万元的巨大缺口。可这个事情至今未解决,霍平璋的心里也留下块心病。

【胜诉故事】农民16万青苗补偿费被欠3年,律师深挖证据助力补偿款到账帮其除去心病-1

  时间倒回2020年11月,随着地方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推进,镇行政机关印发征收工作方案。作为方案落实的一环,霍平璋家三代人耕种的70亩山林地被划入整改范围。很快,镇里工作人员上门商谈补偿事宜,双方达成口头协议。

  2021年立春那日,村会计骑着摩托冲进晒谷场:“霍叔,补偿款到账了!”霍平璋急忙赶到村委会,数钱的手却突然僵住。“这数目不对,少了16万哩!”面对他的质疑,村主任拍着他肩膀安慰:“先拿着,余下的等秋后补。”没承想这“秋后”竟要等过三个寒暑。

  此后三年,霍平璋无数次往返镇政府。他带着账本和计算器,礼貌地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却总得到模棱两可的答复:“流程复杂再等等”“正在核实中”。随着镇领导班子换届,新上任的干部甚至以“资料丢失”为由推脱。希望一次次落空,焦虑与愤怒在霍平璋心底滋长:“难道我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走投无路之际,霍平璋经人推荐找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见到律师林成时,这个倔强的庄稼汉再也控制不住情绪:“领导换了人,说资料都没了,这钱可咋要回来?”律师耐心安抚后,当即决定前往肇庆实地调查。在霍平璋的村庄,律师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收集关于青苗补偿的一手信息。

【胜诉故事】农民16万青苗补偿费被欠3年,律师深挖证据助力补偿款到账帮其除去心病-2

  经过数日筛查,律师终于在镇政府移交的文件中发现关键证据,新旧领导班子交接材料里,赫然写着“初步确认尚欠霍平璋16万青苗补偿款”。这份文件,成为案件的突破口。

  2024年1月,在律师陪同下,霍平璋走进原审法院。庭审中,律师据理力争:“镇行政机关作为补偿责任主体,因自身管理疏漏导致资料缺失,造成霍平璋举证困难,依法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现有文件足以证明欠款事实,行政机关必须履行支付义务。”一审法院最终支持了霍平璋的诉求。

  然而镇行政机关不服判决,以“本案不属于行政协议纠纷”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法庭上,律师沉着应对:“双方虽无书面协议,但通过协商、部分履行等行为已形成事实上的补偿关系。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其发函自认欠款具有法律效力,应承担举证义务。”

  在冠领律师的据理力争下,二审法院在2024年12月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听到结果的那一刻,霍平璋的泪水夺眶而出。三年的奔波、焦虑与绝望,终于在这一刻化作如释重负的颤抖。他紧紧握住律师的手,声音哽咽:“谢谢你,让我能拿回属于自己的钱!”

  (文中人物除代理律师外均为化名)

【胜诉故事】农民16万青苗补偿费被欠3年,律师深挖证据助力补偿款到账帮其除去心病-3

【胜诉故事】农民16万青苗补偿费被欠3年,律师深挖证据助力补偿款到账帮其除去心病-4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张冠彬

  文章类型:原创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