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故事】1800万补偿苦盼三年难到账,律师凭“组合拳”智破困局助村民全力讨回
“到账啦!到账啦!”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村民们的手机提示音连成一片,整个村子瞬间沸腾。老人们颤抖着手,一遍又一遍刷新着手机银行界面;年轻人眼眶泛红,兴奋地相拥而泣。为了这条补偿款到账信息,他们足足等了3年,熬过了整整1095个日夜。
时间回溯到2022年,一纸通知打破了四川凉山某村原本的平静。国家重点水电站建设项目落地,沿江村30余户村民的林地和耕地被纳入征收范围。这本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利民之举,却在补偿款发放环节,陷入了一场看似无解的僵局。
原来,其中一户村民,因在1998年迁入时未履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程序,被其他村民集体抵制参与补偿款平均分配。而这户村民也自然不愿妥协,两方互不相让,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当地镇行政机关则以此为由,暂停了所有补偿款的发放。这一停,就是漫长的三年。
此后的三年,村民们的生活愈发艰难。被征收的土地上杂草疯长,而他们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没了,补偿款也拿不到,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啊!”一位老大爷蹲在村口,无奈地叹息着。他们多次前往有关部门沟通,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失望而归。村里组织的协商会议,也常常因为激烈的争吵不欢而散。
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补偿款发放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村民们心急如焚,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只能在一次次失望中默默承受煎熬。直到有一天,村里一位年轻小伙从外面打工回来,听闻此事,他提议道:“咱们为啥不找专业律师帮忙呢?说不定能行!”这个提议如同一束光照进黑暗,再次点燃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
于是,几位村民代表带着全村人的期盼,坐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委托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玉海、李鑫受律所指派代理此案。
在冠领律所的会议室里,村民们向律师倾诉了三年来的困扰与无奈,眼神中充满疲惫却略有期待。律师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分析指出,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拖欠。本案镇行政机关以个别村民未提供账户为由,暂停发放全部补偿款,违反法律规定,显然程序违法。
安抚好村民情绪后,冠领律师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为快速推动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他们迅速制定一套“组合拳”方案。一方面,向县行政机关提交申请,要求公开补偿款全额拨付凭证;另一方面,同步向县财政部门递交申请,请求公开专项资金流向。
提交申请后,冠领律师主动出击,每隔两天便致电相关部门询问进度。不久,县行政机关公开补偿款全额拨付凭证,律师从中发现,补偿款早在2022年底就已全额拨付到镇行政机关账户。紧接着,县财政部门公开的专项资金流向,再次印证了这一事实。
手握两项关键证据,冠领律师在与镇行政机关沟通协商时更具底气。他们主动找到镇行政机关负责人,开门见山地指出:“征收补偿直接关系到众多村民的生计,绝不能因为部分纠纷,就搁置全体村民的权益。村民内部关于分配的争议,应当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解决,而不应成为政府拖延发放补偿款的借口。”
紧接着,律师出示精心收集的证据,并郑重表明,若补偿款发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毫不犹豫地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这番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交涉,促使镇行政机关重新审视该村1800万补偿款发放事宜。
2025年3月,在冠领律师的不懈努力下,镇行政机关先将60%款项,超过1000万的补偿款发放到村民账户。当这个消息传到村子里时,整个村子沸腾了。村民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冠领律师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剩下40%的款项到账情况。若后续款项发放出现问题,将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全方位保障村民们合法权益。(文中人物除冠领律师外均为化名)
(本案无判决)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段光平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