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故事】500平米获批在建房遭强拆,律师直击程序违法漏洞帮男子两审皆胜
2023年5月,二审法院判决下达,上面赫然写着“确认镇行政机关强制拆除温卓房屋的行为违法,驳回镇行政机关的上诉请求。”看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温卓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刻的胜利,他等得太久太久,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当他看到自家房屋变成一片废墟时,内心的绝望和愤怒仿佛还在眼前。
温卓生活在贵州六盘水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黎明总是带着一丝潮湿的凉意,缓缓揭开新一天的帷幕。2022年初,随着家中人口增多,住房愈发紧张。为解决居住问题,温卓按正规流程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获批了500平方米的建房指标。这对于温卓一家来说,是迈向新生活的重要一步。
2022年5月,一通电话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当地镇行政机关告知温卓,他正在建造的房屋被认定为违建,要求限期自行拆除。温卓拿着电话,大脑一片空白,自己合法获批的建房,怎么就成了违建?满怀疑惑的他,很快收到了《违法建筑限期改正通知书》。即便内心充满不解,温卓还是决定积极应对,着手准备申诉材料,希望能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然而,命运并未给他喘息的机会。第二天清晨,当温卓如往常一样前往建房工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呆立当场。原本正在建造的房屋已化作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凄凉。工具包从他手中滑落,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那一刻,他的世界仿佛也随之崩塌。邻居们纷纷围过来,眼中满是同情,可再多的安慰也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绝望。
为了讨个说法,温卓来到镇政府。面对他的质问,相关负责人只是冷漠回应:“你这房子就是违建,通知你限期拆除,你没拆,我们只能强制执行。”温卓激动地拿出建房审批手续,质问道:“这是合法获批的,怎么能说是违建?拆除前为什么不按正规程序来?”但对方却对他的话置若罔闻。
回到家,望着那片废墟,温卓心中的痛苦与不甘愈发强烈。他深知,自己不能就此妥协。于是,温卓联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律所经过研判接受委托,指派律师夏奕露和于琪琪代理此案。
接案后,两位律师迅速行动,赶赴贵州六盘水实地考察现场,他们细致查看房屋废墟,对每一处损坏拍照留证,同时走访周边邻居,获取强拆当日的详细情况,形成证人证言。在与温卓的交谈中,他们感受到了他的痛苦,也更加坚定了为他维权的决心。
庭前准备阶段,冠领律师从行政行为合法性角度出发,敏锐地抓住镇行政机关强拆行为程序违法这一切入点。他们发现,镇行政机关仅通过电话通知,未出具任何书面正式文件;拆除前未与温卓签订协议,也未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及救济途径,这些程序上的严重漏洞,成为后续维权的关键。
终于,案件开庭。法庭上,冠领律师条理分明地指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行为必须遵循严格法定程序。但在本案中,镇行政机关仅电话通知,未告知温卓依法享有的权利及救济途径,明显违反法定程序。
接着,律师补充道,温卓依法获批建房,手续齐全。即便房屋被认定为违建,也需按法定程序处理,不能随意强拆。镇行政机关在没有充分证据和合法程序的情况下,就强行拆除他的房屋,给温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经过激烈辩论,法院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2023年5月,法院作出判决,确认镇行政机关强制拆除温卓房屋的行为违法。
随后,镇行政机关不服提起上诉,冠领律师继续为温卓代理,二审中,律师凭借扎实的法律依据和严谨的逻辑论证,再次让镇行政机关败诉,温卓两审皆胜。这场官司的胜利,让温卓找回公道,那片曾经的废墟,将成为他重新出发的起点,本案至此落下帷幕。
(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凌浩
审核人:段光平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