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故事】二审赔偿提升近4倍!冠领律师突破案件关键为委托人拿到满意赔偿
2023年初冬的西安,寒风刺骨。年过七旬的胡先来站在一片废墟前,望着自己经营多年水泥预制厂被夷为平地,眼眶通红。这里,曾是他用半生心血浇筑的“产业”。
1985年,他拿着政府批复文件,在承租的村集体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简易厂房,用于经营水泥。多年间,该厂房为村民提供了诸多务工的机会及额外收入。由于经营不善,水泥厂在1997年关闭,胡先来的厂房之后一直处于空闲状态。
2023年1月11日深夜,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厂房轰然倒塌,连带被碾碎的,还有胡先来对该部门的信任。
“爸,我们必须找他们讨个说法!”女儿胡慧文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咬牙切齿地说。当年3月,当地街道办针对此事答复称,案涉建筑的拆除是城中村整治提升专班的决定,赔偿事宜可与其进行商议。可胡先来与女儿在各个部门间奔走多日,依旧无济于事,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们委托律师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胡先来望着尾页6.6万的醒目数字,心里极为不服。胡慧文在一旁刷着相关拆迁咨询,其中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的相关案例吸引了她的眼球。随后她拨通了冠领律所的咨询电话,并基于信任与冠领建立了委托关系,冠领指派律师陈江勇代理胡先来提起上诉。
冠领律师接手案件后,翻阅了一审判决书中法官对本案焦点的认定。其中,一审虽判决案涉强拆行为违法,但仅支持6.6万元赔偿,水泥地面、围墙等价值较高物品的赔偿诉请并未支持,与厂房实际价值相差悬殊。
为了准确计算胡先来的损失,冠领律师多次前往被拆厂房现场测量、勘察。律师发现,厂房内1200余平的水泥地面是胡先来承包后所铺设,铺设厚度足以证明付出成本。冠领律师抓住时机,向当年承租过水泥厂的张某了解情况并录音固定证据。根据以上突破口,冠领律师向上级法院提起了上诉。
二审法庭上,对方称自己并非拆除主体,不应该进行赔偿。
冠领律师称,原审法院遗漏审查水泥厂1200余平专用水泥地面的赔偿项目。虽然胡先来提供的照片无法显示地面全貌,但结合当年租户张某的陈述可以认定地面面积。因案涉建筑物已被拆除不具备鉴定条件,请求法院结合最新市场价重新计算地面损失。
最终,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酌定水泥地面价格为18万余元,将赔偿金额从6.6万元大幅提升至25.8万余元。
拿到判决书后,胡先来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抚摸着这串数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除办案律师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撰写人:杨佳钰
审核主编:段光平
稿件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