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故事】因采矿致房屋开裂无法居住,冠领律师助11户村民起诉维权成功
周宁是河北省邯郸市某村村民。15年前,某能源公司在当地进行采矿作业时,由于采矿持续不断的爆破振动太大,周宁同村11户村民发现,家里房屋有多处开裂,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居住安全。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能源公司与村民们签订了《村民房屋扒裂补偿协议》,约定每三年会对村民的房屋进行一次修复,但这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房屋的裂缝变得越来越大,以至于有些房屋已经不适合居住。
面对日益严重的房屋损害,周宁等人决定采取行动。2023年10月9日,他们向市行政机关邮寄了一份申请书,请求其依法履行组织搬迁避让的职责。然而,市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并未给予正式的答复,也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面对市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周宁等11户村民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多方比较,他们联系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所经过研判接受了委托,委派闫松松律师代理此案。
冠领律师赶赴当地后,与周宁等人进行详细沟通,并指导他们收集了宅基地证、房屋扒裂补偿打款记录、房屋扒裂照片、申请书等证据。据此,冠领律师制定出维权方案,代理周宁等11户村民向法院提起了群体诉讼。
法庭上,律师首先列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规定,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随后律师进一步指出:根据在案证据,无法证明市行政机关采取了合理充分的措施,来保障村民面临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能源公司因采矿导致该村部分村民房屋开裂受损后,虽然已对该村房屋损害进行了调查登记,但是仅有三户村民签字,且并未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鉴定、制定处置方案,也未与所有村民签订补偿协议,不能证明其对于受灾群众的权益进行了全面到位的防护措施,应当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担负一定责任。
经审理,法院采纳了冠领律师的意见,责令市行政机关根据周宁等人受灾程度及灾情变化依法履行组织搬迁避让职责,相关费用由能源公司承担。
至此,案件取得阶段性胜利。得知自己有了搬迁的可能性,周宁等人也松了一口气。本案提醒大家,遇到本案类似的纠纷,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除冠领律师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陈雨欣
审稿人:董振杰
稿件类型:原创A